保护好海南这片水下“热带雨林”-新华网


保护好海南这片水下“热带雨林”

2024-08-22   21:44:03
来源:新华网
字体:

  新华社海口8月22日电(记者杨冠宇)背稳装备,带好工具,跨步入水,潜入海中,王丰国在水下作业的一天便开始了。

  今年42岁的王丰国,是三亚市蜈支洲岛旅游区海洋部经理。2011年,蜈支洲岛旅游区启动了中国第一个热带海洋牧场项目,王丰国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工作中来,这一干便是13年。

王丰国背着气瓶跳入海中(2024年5月23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张晨 摄

  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,王丰国团队5名成员个个都是潜水高手。他们承担着海洋牧场维护、海底珊瑚移植、海洋环境监控等方面的工作,清理海洋垃圾和珊瑚敌害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。

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,王丰国(右)在移植珊瑚(5月1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“我们一天需要下水作业2到3次,每次接近两个小时。”王丰国介绍说,“海底作业对潜水技术和体力要求很高,因为潜水时不仅需要熟练操作潜水装备,还要保持身体呈斜倒立的姿势,以免误伤珊瑚丛。”

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风信子鹿角珊瑚(5月1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为了恢复附近海域内的生态环境,蜈支洲岛于2016年开始大面积地修复珊瑚。截至目前,王丰国带领他的团队已经种植了51000多株珊瑚断枝,面积超53000平方米。

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珊瑚和鱼群(2021年5月2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,被称为海洋中的“热带雨林”。海南省是中国最主要的珊瑚礁分布区。近年来,海南一直坚持科学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,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、稳定性和持续性。

  2022年12月,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《海南省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。这是中国首个针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地方性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方案。

这是在分界洲岛附近海域拍摄的蜂巢珊瑚(2023年5月2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“我们国家目前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在法律法规、执法强度、保护项目及科研投入方面不断加强。”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浴阳看来,地方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,体现出中国对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愈发重视。

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相关海域,潜水员在海底移植珊瑚(2022年11月1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“珊瑚礁的保护修复,一方面靠立法、管理,另一方面靠技术投入。”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负责人吴川良表示,国家和地方层面都非常重视珊瑚礁的保护工作,海南不断加大资金和研究力量的投入,“目前,珊瑚礁保护的基础研究队伍越来越大,国内多个高校、研究机构都加入其中”。

这是在分界洲岛附近海域拍摄的软珊瑚(2023年5月25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

  据了解,海南省的珊瑚礁主要分布在西南中沙及海南岛近岸海域,造礁石珊瑚种类共16科67属393种,约占世界已发现种类的40%。截至2023年底,海南省通过开展中央资金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和保护区修复工作,在琼海、东方、三亚等地新增修复珊瑚礁28.5公顷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韩昊辰】